新矿内蒙古能源锚定安全发展第一要务,以创新举措为笔,精准发力为墨,通过“警示教育、亲情联动、安全问答”三维立体模式,构建起全方位覆盖、多层次渗透的安全保障体系,让安全理念如春雨润物般深植职工心中。
警示教育“醒脑”
“今天的警示教育短视频给我带来直击灵魂的震撼,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时刻警醒,在工作中规范操作每一个环节。”观看完警示教育片后,榆树井煤矿职工冯彪深有感触地说。

榆树井煤矿采煤工区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复盘+现场反思”的沉浸式教育模式,让职工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有效推动安全理念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活动中,该矿采煤工区职工集中复盘煤炭行业典型安全事故案例,通过观看事故现场视频、解读官方调查报告、还原事故发生全流程等方式,深入剖析“违章操作”“安全检查不到位”等事故核心因素。针对案例中暴露出的“顶板管理疏漏”“设备违规启停”“应急处置不当”等共性问题,工区结合日常生产实际,组织开展“对照反思”专题讨论。
“我们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为抓手,以培训效果提升为着力点,将安全警示教育深度融入日常培训体系。让涉及‘三违’的职工从视觉到感官都受到强烈冲击,形成深刻记忆点,真正达到‘警示一次、警醒一生’的效果。”该矿采煤区长王立进表示,如今,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显著增强,思想转变明显,主动遵守规章制度的意愿也更加强烈了。
亲情联动“暖心”

“嫂子,您多理解支持你老公工作,常提醒他工作时多注意安全。”长城三矿组织女协管员通过视频通话与职工家属连线,以暖心叮嘱传递亲情关怀,为安全生产加码。
该矿工会创新载体,搭建亲情沟通桥梁,精心组织家属视频座谈会。活动中,家属们通过屏幕分享家庭日常、诉说牵挂之情,以亲情共鸣唤醒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面对面谈心、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职工算清经济、健康、幸福“三本账”,唤醒职工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从根源上纠正不安全行为。

“亲情+帮教”模式将协管服务延伸至生活领域,把安全防线筑牢在家庭之中。借助亲情这一情感纽带,让职工带着家庭责任上岗、携着平安回家。这些举措既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更凝聚起“企业重安全、职工践安全、家属守安全”的强大合力,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坚实的亲情防线。
一线问答“提能”
“井下作业时安全帽佩戴有哪些核心要求?”“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步该如何规范处置?”这是长城六矿创新开展“井口话平安·筑牢安全线”专项活动的生动场景。

为防范安全事故、巩固安全根基,长城六矿创新培训模式,将安全学习从会议室延伸至井口一线,围绕煤矿安全作业规程、应急处置流程及岗位风险防控等要点拟定题目,开展一线现场问答,让安全培训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活动现场,由群监员、青安岗员组成的“平安服务小队”身着统一标识服装,手持提问卡有序组织问答。答对的职工接过毛巾、饮料等实用小礼品,笑容满面;未答全的职工认真聆听小队成员现场讲解,及时补齐知识短板。一问一答间,安全规范入脑入心;一言一行中,组织关怀直抵人心,实现了“暖心关怀”与“安全提能”的双向奔赴。

除知识问答外,“平安服务小队”还为即将下井的职工准备了寓意“平安顺遂”的苹果作为“平安礼”。职工准备下井时,“平安服务小队”成员主动递上苹果并轻声叮嘱:“师傅,拿好平安果,下井严格按规程操作,一定平平安安返岗!”暖心话语与平安祝福,为职工筑牢坚实的心理安全防线。
“我们梳理各岗位安全核心要点、定制专属提问卡,安排各级管理人员下井跟带班时随身携带。”该矿工会副主席薛振华介绍,活动覆盖井口及掘进面、采场等一线作业现场。管理人员结合岗位实际随机抽查提问,对知识掌握不扎实的职工现场“开小灶”精准辅导,推动安全知识储备转化为一线操作能力,筑牢矿井安全生产根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