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矿故事

【高质量发展】新矿内蒙古能源:多措并举绘就绿色高效发展“新图景”

作者: 徐进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4日   来源: 新矿集团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矿区,一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的身影,成了新矿内蒙古能源恒坤化工厂区最动人的生态注脚。这些对环境极为挑剔的“环保鸟”,不仅在厂区上空盘旋,更在景观湖边悠闲觅食——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这家传统能源企业向新型能源企业跨越转型的最佳见证。

近年来,新矿内蒙古能源以绿色低碳为引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清洁化工升级、多元产业布局、固废资源化利用等系列举措,在广袤的草原戈壁间,铺展了一条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

清洁化工 让“环保鸟”安心筑巢

“以前谁能想到,化工厂里能迎来白鹭安家?”新矿内蒙古能源恒坤化工负责人陈霞望着湖边嬉戏的水鸟感慨道。这份“生态答卷”的背后,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极致追求。

在煤化工领域,恒坤化工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通过新增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熄焦水处理系统,将生化处理能力由50m³/h 提升到100m³/h,并依托焦化二期废水深度处理,对一期生化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用于循环水,实现废水零排放,减少新鲜水使用。

蓝天保卫战同样战果显著。恒坤化工加快推进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机侧地面除尘等工程,尤其在 LNG 脱碳吸收塔改造中,以耐腐蚀的304不锈钢替代传统碳钢,既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又确保气体排放全面达标。装备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环保达标,更推动了产能高效释放:通过深度脱硫改造,恒坤化工自产煤使用率达90%,高硫煤自用比例超40%,成为上海庙矿区煤炭清洁转化的“压舱石”。

如今,恒坤化工已摘下“高新技术企业”桂冠,所得税税率降低 10%,政策红利化作发展动能,让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实现了双向奔赴。

多元布局 下好新能源 “先手棋”

站在上海庙矿区高点俯瞰,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与现代化厂房交相辉映。新矿内蒙古能源紧跟“清洁能源规模化”战略,在“立足煤、超越煤”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构建起多元协同的绿色产业生态。

该公司利用上海庙沉陷地和太阳能资源优势,建成25.9MW分布式光伏项目,以“自发自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2024年8月获批的1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更将矿山采空区治理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让昔日的生态“痛点”变成了发展“亮点”。

在矿井水资源领域,建成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4套纳滤系统与2套深度处理装置的投用,将矿井水净水率从75%提升至99%,每年为矿区供应400万立方米优质用水,保障了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而多级闪蒸分盐技术的应用,更将高盐废水转化为氯化钠、硫酸钠等工业原料,实现了“废水全利用、排放零痕迹”。

“一厂多供”的水资源格局,“煤电煤化+ 新能源”的产业矩阵,让上海庙矿区从单一资源开发,迈向了“矿、电、化、新”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固废革命 让“黑石头”变“金疙瘩”

“过去煤矸石堆成山,不仅占地还污染环境,每年转运费就得上千万元。”新矿内蒙古能源新上海一号煤矿煤质发运工区负责人刘波的话,道出了曾困扰企业的“固废难题”。如今,这份难题已变成了发展契机。

通过对煤矸石成分的深度分析,企业发现其高含量的高岭土成分具备耐高温、易黏结特性,适合作为制砖辅料。经过反复实验配比,昔日的“黑石头”成功变身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筑路、巷道硬化等场景,该项目获评“全国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更大的突破还在酝酿中。新矿内蒙古能源正在建设的上海庙园区西部铁路专用线(正线长21公里,年运量1500万吨),已获批将煤矸石用作路基材料,预计可消化矸石300万吨。从“堆存处理”到“资源化利用”,煤矸石的“逆袭”,正是企业践行循环经济的生动写照。

从白鹭栖息的生态之变,到产业升级的效益之变,再到发展模式的理念之变,新矿内蒙古能源正以绿色为笔,在内蒙古草原上书写着传统能源企业向新型能源企业跨越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