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降本有道·增效有招】新矿内蒙古能源:“热辣”蜕变背后的降本增效密码

作者: 安东 红亮 茂林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25日   来源: 新矿集团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电影《热辣滚烫》中,杜乐莹从臃肿迷茫到活力绽放的蜕变,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咬牙坚持与自我革新。在新矿内蒙古能源的生产一线,这样的“热辣”故事正在同步上演——面对能源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公司以“降本增效”为靶心,全员铆足“滚烫”干劲,用坚持打破困局,用创新实现蜕变,在内蒙大地上书写着增效篇章。

11

新矿内蒙古能源的降本增效,从“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细节坚守开始。在榆树井煤矿的材料库房,管理员杨艳玲的“三本台账”成了降本利器:一本记入库,精准核算各班组用料需求,杜绝“多领浪费”;一本记复用,将回收的旧锚杆、废皮带分类检修,标注“可复用部位”;一本记消耗,每周比对各班组用料数据,找出“异常消耗点”及时预警。“以前废旧配件随手扔,现在像捡‘宝贝’,修修补补又能用。”杨师傅拿起一根修复的锚杆介绍,前三季度,该矿通过材料复用就节约成本近百万元。这种“斤斤计较”的坚守,恰如杜乐莹每一次挥汗如雨的训练,看似微小,却在日积月累中积蓄着蜕变的力量。

22

如果说细节坚守是“基础训练”,那么技术革新就是降本增效的“核心招式”。《热辣滚烫》中,杜乐莹用科学训练替代盲目苦练,新矿内蒙古能源则以“智能化升级”打破传统生产的成本瓶颈。在综采工作面,以往需要8名工人协同操作的综采设备,如今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操控,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更让采煤效率提升30%;在通风机房,改造后的智能通风系统能根据井下作业人数、瓦斯浓度自动调节风量,每月节约电费数十万元;针对传统选煤工艺耗水耗电的问题,企业引入“干法选煤”技术,年减少水资源消耗20万吨,降低能耗成本超百万元。从“人海战术”到“智能管控”,从“高耗低效”到“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下降,更是生产模式的“热辣”蜕变。

33

电影里,杜乐莹的蜕变离不开教练的指导与团队的支持;新矿内蒙古能源的降本增效,更离不开“全员参战”的滚烫氛围。该公司发起“降本金点子”征集活动:长城二矿采煤工区职工吴超提出加工液压系统回液粗过滤装置,提前过滤大块杂质,有效解决管路堵塞问题,既提升了液压系统安全性,也保障了生产连续高效。长城二矿掘进工区职工贾晓晓则建议优化吊挂工艺,利用废旧皮带替代原有材料,每月可节省扁铁800KG、链条400挂,预计节约成本3.1万元。榆树井煤矿食堂工作人员都通过“按需备餐”等方式,将食堂浪费率降至5%以下。

为激发全员热情,公司建立“降本增效积分制”,将节约成果与绩效奖励直接挂钩,让“节约一分钱,增收一分利”的理念深入人心。从管理层到一线职工,从生产环节到后勤保障,每个人都拿出“热气腾腾”的干劲,汇成了降本增效的强大合力。

热辣的是初心,滚烫的是担当。新矿内蒙古能源的降本蜕变之路,正如《热辣滚烫》传递的精神——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持之以恒的奋斗。未来,新矿内蒙古能源将继续带着这份“热辣滚烫”的劲头,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以更优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打赢四季度收官战。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