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坤化工,一场以“精严并济、精雕细琢”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变革,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恒坤化工不再满足于“大概齐”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将精细化的触角延伸至安全生产、系统运行、成本控制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在细节处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增长的坚实路径。
安全环保“精严并济” 筑牢企业发展“压舱石”
在恒坤化工,“风险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已深入人心。该公司通过细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让安全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个岗位;创新的安全管理“红黄榜”评比,将现场面貌、设备状态、人的行为等细节纳入考核,通过树立正面典型与曝光反面案例,激发了基层车间“比、学、赶、超”的安全管理热情。
“我们不仅挂出了红黄牌,还将典型问题制作成教学视频下发学习,让安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恒坤化工安全总监谭小宝介绍说。此外,专项培训、应急演练、动态抽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在环保方面,从小炉头的精细密封到专家引领的超低排放改造培训,恒坤化工正以一场“绿色革命”厚植着可持续发展的底色。

生产系统“精雕细琢” 打造稳产高产“强引擎”
稳定高效的生产系统是竞争力的核心。恒坤化工聚焦生产全流程,下足“绣花”功夫。一次标准的煤仓检查,能系统性地识别出十余项改进点,将隐患消弭于未然;而设备管理则兼顾宏大与精微,从二期变电站的稳步推进,到单个炉门的严密调试、砖煤气道的精准维护,共同构筑起系统稳定运行的坚实防线。
“我们通过完成除尘布袋更换、催化剂吹扫等精细检修,成功将脱硝塔压差从900Pa降至600Pa,系统运行效能显著提升。”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面对冬季保供压力,恒坤化工通过精细调整干熄焦负荷,不仅满足了厂区需求,还保障了蒸汽外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经营管理“精打细算” 激活降本增效“动力源”
“艰苦奋斗、成本为王”在恒坤化工不是一句空话。在这里,修复一个水封槽盖、一片炉门刀边,累计节支13万元;优化蒸汽回收系统、科学调整空压站启停,都能产生每年数十万元的效益。恒坤化工严控物资采购,坚持“先利库、后采购”原则,大力清仓利库,硬是通过内部调剂“挤”出了水分。
同时,恒坤化工始终以“市场眼”捕捉效益增长点。当发现硫膏市场价格上扬,公司迅速调整销售策略,通过季度招标将其单价从5元/吨大幅提升至55元/吨,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这种“开源”与“节流”并重的精细化经营策略,正推动企业实现从“被动求生”到“主动制胜”的战略跨越。

精耕细作,方能行稳致远。恒坤化工用实践表明,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应对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下一步,恒坤化工将继续深化这场管理变革,在精细化的大道上稳步前行,持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