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精益管控】翟镇煤矿:激活基层活力 全面市场化汇聚新动能

作者: 刘玉玲 范振飞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30日   来源: 新矿集团

由夯实四级市场主体到重点推进班组岗位落地,由构建差异化结算体系到全面推行精益化评价,翟镇煤矿全面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正是让机制在班组扎根、在岗位见效,从而激活最基本单元的活力密码,汇聚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z1

构建市场化体系,让机制落地生根

翟镇煤矿构建了4级市场主体及3级结算关系,将管理重心下移,着重推动班组、岗位两级市场化的高效运行。

制度先行,筑牢根基。依据新矿集团管理办法,制定并下发《全面市场化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为全面市场化管理构筑了坚实的制度框架。

指标分解,纵横到底。在横向上,将4项经营业绩指标与月度班子成员、部室绩效挂钩,将59项成本费用联责考核到责任部室;在纵向上,将12项生产经营指标分解到“区队、班组、岗位”,岗位联责比例达100%,真正实现了“人人肩上有指标”。

“我们建立了创新的考核机制,为改革保驾护航。通过强化考核结果应用,设置差异化的指标与分值,‘多劳多得、创效受益’的良性循环正在持续加速。”该矿矿长白长江说道。

z2

深耕班组岗位,释放细胞活力

在翟镇煤矿31501面,采煤一区班组长马玉云认真记录着当班的割煤刀数。“每割一刀都有明确的工序单价,干得多拿得多,

干得好奖励多。大家的干劲不一样了!”他说。

工序单价,让劳动价值看得见。回采区队制定生产节数单价和割煤、拉架等工序单价;掘进区队制定进尺、支护等工序单价;辅助区队制定服务单价。取消系数分配,实行班组、岗位两级直接结算,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我们实行差异化的动态定价机制,向艰苦岗位和复杂作业倾斜。例如,初采期间人工工资单价提高1.5倍,撤除期间提高1倍,真正实现‘艰苦岗位有补偿,复杂作业有加成’”该矿运营管理部主任王建锋说。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今年1-7月份,该矿区队市场化工资收入达92%,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身份转变,从“执行者”到“经营者”。通过工作量创效分成、质量达标分成和成本节支分成三重激励,员工的角色从被动完成任务的“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算细账、关心效益的“经营者”。在材料费考核到岗位的基础上,拓展物资回收、材料交旧等精准激励项目,让节约和创效成为自觉行动。

z3

精准管控赋能,管理提升见实效

翟镇煤矿的全面市场化管理,不仅在激活基层主体上显成效,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管理提升和经济效益。

数据说话,精准管控。该矿对材料费、电费等成本定额进行系统性修订,涵盖35个子项。通过精准管控,材料费同比降低18%,维修费同比降低52%。建立的周、旬、月计量复核制度,为市场化结算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质量追溯,提升品质。建立全员、全流程质量联责考核机制,细化了40多条煤质管控措施。通过严格的脏杂物追溯考核机制,1-7月份,累计查找整改问题300余项,有效提升了煤炭质量。

物尽其用,深挖潜力。1-7月份,累计盘活物资600余种,通过“三个替代”实现低价物资对高价物资的替代,并加强了修旧利废全流程管理。这些举措不仅节约了成本,更培育了全员节约创效的文化氛围。

通过全面市场化管理的深入推进,翟镇煤矿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物资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效益。下一步,翟镇煤矿将继续深化这项改革,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让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