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祥矿业以“提质、增效、降本”为目的,在材料管理上细算账、抓环节、强监管,构建精益化管理体系,用优质管理管出质量、管出成效、管出效益。
源头上“控”
为进一步深挖材料管理降本增效潜力,该公司从“控”上发力,将盘活“冬眠”材料物资当作实现材料精益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展清仓利库工作,全面盘点,摸清家底。
“这里原本都是一些积压的材料物资,近一段时间,我们对这些物资进行分类盘点,大部分的物资都被重新利用。”走进万祥矿业北立井仓库,管理员赵洪波正对照材料清单一一核实。
面对材料物资的“冬眠”问题,该公司瞄准关键点,从源头上下功夫、出重拳,一方面加强材料采购管理管控,严格按照各单位月度材料申报计划落实,对超出预算单位严肃考核。另一方面,持续加大设备维护保养,减少损耗材料的更换频次。并对所有积压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建档,分类存储,能“盘活”的“盘活”使用,用不到的通过调剂转运,切实让“冬眠”材料变成了看得见的效益。
实践中“省”
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持家有道”, 抓好材料管理,先要让干部职工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该公司从“省”上入手,教育、考核同步发力,制度上规范完善材料管理办法,先后对区队交旧领新、材料回收等环节加强考核监管,将指标层层分解,实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有考核,用数据说话,用考核触动,树牢全员节约降耗意识。利用微信平台、井口电子屏、区队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材料管理及考核的目的意义,同时充分利用班前班后、学习会,强调材料管理的重要性,让“节支增收、降本增效”的理念深入人心。
谈起一系列变化,负责采煤队材料管理的刘保敏师傅颇有感触。“现在交旧领新、材料回收即有奖励又有考核,材料乱丢乱放现象大大减少,充分说明大家都重视了起来。”
执行中“严”
该公司还从“用”上创新,不断加大修旧利废创效力度,制定废旧材料修复标准,确保各类修复材料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合理制定奖罚标准,将考核落实到个人,持续激发修旧利废岗位潜能。
在该公司机修车间,铆焊班的职工师傅们上岗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厂区废旧材料堆里“淘宝”,通过回收、拣选、分类、修复,刷漆,原本一件件废料摇身一变,变成了崭新的备用材料。
“现在我们身上都有考核指标,节奖超罚,而且用旧料加工还有分值奖励,同样一件吊挂架,用旧料比用新料能多挣好几块钱,我们何乐而不为!”该公司机修厂职工韩兴算了一笔账。
功在平时,贵在坚持。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矿井材料交旧率达93%,旧料复用率近90%,真正从废料堆里“拣”出了真金白银,为矿井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