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长城二矿以心为盾,以行筑垒,通过制度引导、现场管控、根因分析等手段,全力打好安全生产“组合拳”,为确保完成矿井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向麻痹思想“宣战”
寒风凛冽,长城二矿采煤一区学习室内一派繁忙景象,测酒仪、血压计齐“上阵”,值班人员一丝不苟为每位职工进行酒精和血压检测,严把入井“第一道关卡”。
安全生产,关键在人。长城二矿始终将人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精准发力安全薄弱人物排查与管理,向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宣战”。把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职工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由安监处、人力资源部和各区队联合开展深入排查。对于病情严重、存在突发疾病风险的职工,果断停止其井下作业,经医疗鉴定后,合理调整岗位,确保人员安全与生产安全两不误。
同时,在制度建设上深耕细作。先后出台《严重“三违”人员帮教流程》《安全事故处置程序》等5项管理办法,构建起严谨规范、易于落实、富有实效的制度防线。为进一步强化制度学习效果,该矿将其纳入干部职工每月必学考试内容,借助“以分定钱”的激励机制,让安全理论深入人心。
隐患“清零”在行动
春节后开工前,长城二矿掘进一区班组长手握一张“清单”,边扫视作业现场,边手指确认,清单画勾,对各类隐患风险进行超前预防排查。
通过专项检查,深入各特定高风险区域进行细致排查;通过重点抽查,聚焦关键设备与工序,精准定位潜在问题;通过“零点行动”,在夜间对矿井突击检查,确保安全无死角。三种检查方式紧密配合,该矿形成了高效的检查、整改、复查、考核“闭合管理”模式,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同时,实行超前问责追究制度,将问责的环节前移到隐患发生的前端。对于安全突出问题,无论是否已经造成严重后果,都依据其性质与情节严格进行超前问责,从源头强化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根因分析”破难题
“作为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执行、长效落地与有效制胜的关键法宝,考核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根因分析’则是监督考核体系里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能穿透问题表象直击根源,规避低效片面应对模式。”基于此,长城二矿构建了梯级式奖惩标准,为职工铺设了清晰的激励路径。
运用“根因分析法”,他们对近期生产中的问题,如设备故障引发的停工停产、部分区域产量未达标等问题,展开全面排查剖析,精准定位设备维护计划缺陷、职工操作技能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等根源因素,迅速制定优化设备维护流程、加强教育培训、合理规划人员配置等整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生产效能与运营质量。
此外,强化动态监督、检查与验收,加大日常井下检查力度,以“质检日报”及时反馈,实现从简单“验质量、定等级”到深度“管质量、抓安全”的管理模式转变。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