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降雨增多,为确保平稳度汛,防止因雨水、雷电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内蒙古能源本着早部署、早检查、早处理的原则,采取多项措施,逐级分解责任,明确责任人,切实将雨季“三防”工作落到实处。
(对雨季“三防”物资进行突击检查)
责任落实到位
内蒙古能源各单位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突击队,制定切实可行的雨季“三防”实施方案和抢险救灾应急预案,配备齐全“三防”物资,提高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机电专业成立雨季‘三防’突击小组,对照2023年雨季‘三防’工作实施意见中22项重点工程逐项落实,牢固掌握防洪防汛主动权,确保雨季汛期系统稳定、矿井安全。”长城三矿机电管理部负责人刘安猛说。
该矿相关部门严格按照2023年雨季“三防”重点工作清单,早准备、早处理、早检查,多措并举筑起雨季“三防”安全屏障,为矿井安全再“加码”。通过以“清单式”列出雨季“三防”工程项目38项,成立工作小组,组建应急抢险突击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三防”物资开展拉网式检查,保证账、卡、物“三统一”,设备物资紧急时刻不掉线、危险关头靠得住。同时设立雨季“三防”巡查小组,定期对地面办公、生活设施、道路、沟渠、工业广场及供电线路、通讯设施等进行巡查,排查隐患及时处理,确保雨季期间相关设施完好,全力保障汛期安全。
“调度指挥中心安排专人关注恶劣气象变化及灾害信息,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密切关注气象局发出的天气和雨情汛情预备、预警,加强事前预防,牢固掌握防洪防汛主动权,确保雨季汛期系统稳定、矿井安全。”长城三矿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万广绪说。
(开展灾害性天气暨防洪综合应急演练)
后勤保障到位
本着对职工人身安全和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内蒙古能源要求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协作,认真落实责任和措施,在发生险情和灾害时,密切配合抢险队伍搞好抢险、救灾和安全保卫工作。
“报告总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准备就绪,是否展开救援行动?”“开始行动!”随着一声令下,新上海一号煤矿2023年度灾害性天气暨防洪综合应急演练有序开展。本次演练模拟矿井受强风、雷电、强降雨影响,区域内24小时内连续观测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对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造成隐患。
该矿值班调度员接到预警后,根据“十项应急处置权”,迅速利用应急广播、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按照水害避灾路线有序撤离,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总指挥及有关部门汇报,同时通知前旗救护中队紧急出动实施救援。随着井下作业人员全部升井,演练圆满结束。整个演练从“报警、接警及发布预警、停产撤人”到“会商研判、抢险救灾、信息反馈、解除警报、演练结束”一气呵成。
“通过本次演练,全面检验了职工对避灾线路的熟悉程度,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避灾,增强了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了职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及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同时,对矿井井下应急广播、人员定位、视频监控进行了检验。” 新上海一号煤矿生产负责人左海峰说。
(利用调度会学习安全防范知识)
防范宣传到位
内蒙古能源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办公楼宣传标语等载体,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异常天气、雷电等灾害因素和造成的安全危害进行宣传告知,进一步提高职工对雨季“三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抗灾减灾的防范能力。
宣传力度加大的同时,也得到了基层单位的积极响应。恒坤化工充分利用每日一学、调度会、晨会、集中学习日、学习强企APP等载体,认真学习安全防范知识、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积极开展安全事故案例宣讲活动,强化思想教育引领,引导干部职工克服松懈思想,做到未雨绸缪。
长城二矿组织青年志愿者,进班组、进区队,为职工发放雨季“三防”宣传单页,以上讲台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灾害可能造成的安全危害、财产损失及如何防范化解告知给职工,让职工时刻紧绷安全弦。在井口女工协管员们,通过提问的方式让职工加深印象,突发险情时做到灵活应对,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为企业安全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