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翟镇煤矿模拟市场化运作,以“终身跟踪服务体系”调动职工参与井下设备管理的积极性,不仅使设备运行状态上升到一个新层次,同时也进一步挖掘出了设备的潜能和利用价值。
杨乐友是该矿机电工区的机电班长,他告诉笔者,一台设备从运到单位到下井,再到工作地点投入使用,都有专人跟踪负责,出现问题,按照每个环节去查就能找到责任人。”
和杨乐友一样,该矿修理厂职工王磊也是受益者。现在,每修理一台电气设备都能获得一定的分值,维修速度越快分值越高,分值不但体现了业务水平、自身价值,而且借助厂里的“内训师”制度还能获得一定的额外奖励。而且通过设备维修,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断提高,也有利于进行技术革新。他说:“过去支架操作手把裸露在外,掉落的煤矸块常会砸伤这些杆,而且很容易误操作,职工反映后,厂技术员认真思考,制作了防误操作限位装置,有效保护了操作手把,使这个影响安全的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最近,该矿根据生产需要在修理厂建立设备超市和配件超市,全面取消区队原有小仓库,24小时服务一线,保证一线单位随用随领取,设备周转率明显提高。像各区队常用的小工具,以前每个工区都有几套,现在全矿只需要几套就能满足使用。该矿修理厂副厂长王胜前说:“通过包机到人,实行内部市场化,让维修工和设备建立‘血缘’关系,提高职工责任心,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设备的综合利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