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篇看似普通的宣传报道,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挖掘企业机密的‘突破口’,咱们新闻宣传岗位更得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在新矿内蒙古能源新闻宣传工作人员保密学习培训上,学员陈成在观看完泄密案例短片后,由衷发出感慨。自9月以来,该公司精心策划系列保密活动,将保密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隐形安全屏障”。
为确保保密教育覆盖全员、精准有效,该公司公司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线上依托“山能E学”学习平台,开设“每日一学”专栏,推送保密法律法规、能源行业泄密案例解析等内容,员工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平台自动记录学习时长与测试成绩。线下则邀请保密专业人员,围绕“商业秘密保护与能源企业发展”主题,结合企业科研数据、项目规划等涉密场景,深入讲解保密管理要点,现场解答员工提出的“涉密文件销毁流程”“外聘人员保密管理”等问题。
宣传氛围营造上,该公司打造“立体式”宣传矩阵。在矿区设置保密宣传展板,通过图文展板展示保密工作发展史、典型泄密案例警示等内容;在办公楼、井口、食堂等场所,志愿者向职工发放保密宣传单页,普及保密知识。“师傅,您看这份提示单,里面写了咱们井下作业记录的保密要点,以后填写时可得多注意!”志愿者惠民邦正向准备下井的矿工师傅耐心讲解,不少职工接过宣传单页后当场翻阅,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追问:“小惠,我用私人手机拍工作场景发朋友圈,算不算泄密啊?”“涉密文件用完后,直接放抽屉锁起来就行吗?”志愿者们都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如今,在新矿内蒙古能源,“保密”已从抽象的制度要求,变成了员工日常工作的自觉行动:宣传人员写稿前会先对照“保密清单”核查敏感信息,技术人员传递科研数据时主动使用加密渠道,矿工师傅填写作业记录时格外留意涉密参数……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让全员保密意识显著提升,更推动公司构建起“教育+宣传+实践”的闭环保密管理体系。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保密工作常态化建设,新增“岗位保密情景模拟”课程,并定期开展保密隐患排查行动,以更细致、更精准的举措守护企业核心机密,为区域能源安全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安全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