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煤矿构建“干群服务心连心、孙煤携手一家亲”的长效机制,以“沉浸式”志愿服务打通职工关爱“最后一公里”,切实将企业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讲“白话”,政策宣讲零距离
“帮扶政策看不懂?我们来讲大白话!”针对职工对政策理解难的问题,该矿党员深入车间班组,利用班前会“五分钟课堂”,以“一讲、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将晦涩的政策条款转化为职工易懂的“家常话”。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井口“红领声辉”平台等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深度困难、意外致困等三类帮扶政策,确保政策“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
听“家常”,精准建档暖人心
“困难职工档案不仅要建得准,更要动态管得好。”设立井上井下“心灵驿站”,通过“职工说事+干部问事”机制,组织12名辅导员“一对一”下沉车间,倾听职工诉求,摸排困难家庭情况。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职工132人,精准建立45份困难档案,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运输工区职工老王因家属患病致困,党员通过谈心及时将其纳入帮扶系统,并协助申请医疗补助,解了燃眉之急。
办“实事”,指尖帮扶提质效
“手机一点,救助到账!”创新开发“钉钉指尖帮办”系统,将传统纸质审批转为线上流程,救助申请从“跑两天”缩短至“十分钟”。困难职工刘某通过线上提交材料,3日内便收到救助金,家属连连称赞:“没想到这么方便!”此外,推行“民情日记一线工作法”,建立“动态收集—限时办结—定期回访”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督办职工诉求89件,办结率100%,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
帮“到底”,结对包保显真情
为架好通往“困难职工”的“帮扶桥梁”,采取“1+1+N”结对模式,为困难家庭“量体裁衣”定制帮扶方案。通过“爱心户口本”详细记录职工家庭情况,定期入户送物资、讲政策、解难题。职工张某因工伤致困,岗位党员不仅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还协调社保人员上门指导医疗报销,减轻其经济负担。今年以来,累计走访困难家庭126户,协助235名职工完成医疗报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擦亮“孙煤一家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