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六矿积极响应集团公司“过紧日子”号召,聚焦“物资管控、智慧用能、管理革新”三维发力,全力以赴打好覆盖生产经营全链条的降本增效“组合拳”,跑出精细化管理“加速度”。
物资管控出硬招,激活资源“聚宝盆”
“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将注氮管路由管径Φ120mm优化为Φ50mm,每根管材成本降低了251元,累计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成本节约。”谈起在物资管控上的好点子,长城六矿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庄英朝如数家珍。
为加强物资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该矿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建立了物资领用矿长审批制度,所有材料领用必须进行投入必要性分析,运营管理部动态管控材料领用情况,对领用率达到80%的专业、区队预警提醒,确保材料计划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有效避免了物资浪费与过度领用。
同时严格执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对井下所有地点材料建档管理,根据型号、新旧程度分类建账,形成清单,规范材料报废流程,把材料当设备管理,摸清家底,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智慧用能亮新招,打造电力“蓄能站”
电力消耗是矿井成本的“支出大户”,如何让居高不下的电力消耗降低,是实现节电创效的关键。长城六矿创新推出“交易调峰+光伏储能”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增加洗选用电占比、优化购电规划降低单价、合理规划系统用好光伏发电等措施,调配矿井购电量及购电曲线、减少光伏弃电,有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我们投用了1.5MW/3MWh智能储能装置,通过‘日间储能+尖峰释能’的智能调节方式,实现每天两充两放,2025年预计可节约电费约96万元。”长城六矿机电管理部负责人刘印介绍。
该矿还加强职工的节电意识培训,通过开展节电知识讲座、制定节电奖惩制度等方式,提高职工对节电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职工们在日常工作中养成随手关灯、关闭不必要设备电源等良好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企业节电贡献力量。
管理革新有实招,培育增效“黑土地”
长城六矿构建起“班子领衔、专业承包、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重新梳理各部门职能,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与工作标准,将12项关键指标与绩效深度挂钩,形成月分析、季考评的动态管控闭环,让工作流程顺畅无阻的同时,减少推诿扯皮、摸鱼躺平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食堂费用管理,通过定编定员、岗位合并将劳务人员减少5人,通过提高食材利用率,减少食材浪费,每月节约食材费用4万元。
下一步,长城六矿将持续优化内部流程,深耕管理革新领域,挖掘每一处潜在效能,力求在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益上实现新的飞跃,全力打造成本管控标杆矿井,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