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能源紧跟数字化转型浪潮,将综合服务中心消防控制室与视频监控室合并,构建了“智能安防指挥中心”,过物理空间整合、业务流程再造、数字技术赋能,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打造出全时域、全覆盖的主动防御体系,为企业安全管理开辟了新路径。
(图为内蒙古能源“智能安防指挥中心”全景)
从“两套人马”到“一专多能”
过去,内蒙古能源综合服务中心消防控制室配备6名持证值班员,监控室配置4名专职人员,三班倒模式下人力成本年支出超过80万元。两室合并后,该公司通过“岗位重构+技能再造”的方式,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值班团队精简至6人,每年直接节省人力成本33万元。
新型岗位要求人员同时掌握消防主机操作、视频巡查、应急处置等复合技能。为此,内蒙古能源建立了“理论培训+实战演练”的分段式培养体系,将普通安保人员转型为持有双证的“安全工程师”。借助一体化平台,值班人员能够同时处理火警信号和异常行为预警,工作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
打造“黄金三分钟”应急机制
在传统模式下,监控发现异常需电话转接消防值班员,平均延误2分15秒。内蒙古能源“智能安防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报警-定位-处置”全流程闭环。
“当系统检测到某栋楼烟感报警时,同步调取周边监控画面,自动启动声光警报,整个过程压缩至45秒。”内蒙古能源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消防人员介绍说。这一“黄金三分钟”应急机制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为事故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24小时值班护航企业安全)
构建全时全域主动防御体系
“单身公寓每栋、每层、每间在火灾发生时,我们均能迅速报警,有效提升了火灾的应对和扑救能力。”内蒙古能源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殿军表示,该公司全时全域火灾防御和应对的“底气”,源自一体化平台的高度“智能”集成。
据了解,两室合并后的“智能安防指挥中心”,共有视频监控摄像头264个,所有区域监控画面24小时实时循环播放,实现了监控区域的全覆盖。同时,新增烟感探测器1880个、手动报警按钮165个、声光报警器171套、语音广播系统375套、消火栓按钮235个,成为守护企业安全的坚实保障。
两室完成合并后,值班监控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消防事故,有效降低了消防隐患。人员实现共用,落实了“一岗多能”“减人提效”要求,整体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消防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该公司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隐患。同时,总结两室合并后的工作经验,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