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工程质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内蒙能源坚持“一次做好不返工”理念,严把矿井工程质量关,大力开展标准化精品工程创建活动,以严管、真抓、实干的“硬核”作风推进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上水平,为打造精品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工作面布置‘三平两直’,液压管路整齐划一,环境面貌干净整洁,工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真是安全又舒心啊!”近日,内蒙能源回采工作面验收组走在长城一矿按标准打造的采煤工作面时这样感慨道。经评定,该工作面各生产安全系统正常、设备设施完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综合验收得分达到要求,准予工作面开工生产。这是该公司严把工程质量、严格按标准施工作业的结果。
“我们严抓工程标准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行业、上级部门下发的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和集团公司系列制度要求施工,把好工序质量关,对每一项工程需检查验收的标准、现场情况和存在问题、检查人、时间进行了细化分解,确保工程完成即达标。”内蒙能源工程管理业务主办张文飞介绍说。
该公司专门成立工程质量验收组,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监督、控制及考核,对于工程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工程,责令限期整改,经质量验收组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道工序。
同时,该公司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矿井各项工程施工实施档案化管理,明确要求一项工程开工建设时,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部门都要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负责责任状》,对设计寿命内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不管负责人是提拔、离职还是退休,都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走进内蒙能源长城二矿,井下大巷注浆锚索戴带的“身份证”格外引人注目。“每打设完一根注浆锚索,我们都在锚索的末端悬挂一个信息小卡片,上边写上这根锚索的打设时间、位置编号、注浆量、沙灰配比、责任人和验收人等具体信息。”长城二矿快掘中心主任郭洪涛介绍说,“给所有的注浆锚索戴上‘身份证’,谁打的谁负责,打得好,打的差,都一目了然,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进行追责考核,给施工者和建设单位敲响了警钟。”通过这种‘亮身份’的形式,把施工责任同工程质量捆绑,严厉打击了质量管理松懈、偷工减料和工程腐败行为,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为从源头上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符合安全要求,该区域公司现场验收严格落实“上尺、上线、上仪器”管理制度,严抓细节品质管理,让员工知标准、懂标准、用标准,自觉养成“出手就干标准活”的习惯。定期组织区域内兄弟单位对标学习、召开“正反面”现场会,动真碰硬将脏乱差工程曝光,让精品工程成为学习模板。“只有敢红脸出汗找不足,才能真抓实干将工作落实到位,通过自检互评,认识不足、找的差距、解决问题,助推精品矿井建设迈上新台阶。”内蒙能源总工程师张京泉说。
下一步,内蒙能源将继续加强矿井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动态“透视体检”,全面消除质量标准化的暗点盲区,确保工程质量动态达标。